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材料检测
环氧胶检测

环氧胶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13:57:33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环氧胶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环氧胶检测:确保性能与可靠性的科学方法

环氧胶凭借其优异的粘接强度、耐化学性、电气绝缘性和耐久性,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材料,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、航空航天、建筑结构、汽车制造以及复合材料粘接等领域。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因此,建立一套科学、系统、规范的环氧胶检测体系至关重要。

环氧胶检测的核心目的在于:

  • 评估初始性能: 确认胶粘剂在施胶和固化初期的状态是否符合要求。
  • 验证固化质量: 确保胶粘剂反应充分,达到最佳物理化学性能。
  • 保证长期可靠性: 预测和评估胶粘剂在预期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内的性能表现。
  • 控制生产质量: 为原材料进厂、生产工艺监控和成品出厂提供客观依据。
  • 失效分析溯源: 当粘接结构出现问题时,提供分析依据。
 

以下分维度介绍环氧胶的关键检测内容与方法:

一、 基础物理性能检测

  1. 粘度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衡量胶粘剂施工前的流动特性,直接影响施胶工艺(点胶、喷涂、刮涂等)的流畅性、胶层厚度控制和填充效果。
    • 方法: 旋转粘度计(如布氏、锥板粘度计)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2794, ISO 2555, ASTM D2196。
  2. 密度/比重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计算用量、评估均匀性、辅助成分分析。
    • 方法: 比重瓶法、电子密度计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13354, ASTM D792, ISO 1183。
  3. 固化特性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确定固化反应进程(凝胶时间、固化时间、反应速率、反应热等),指导生产工艺设定(温度、时间)。
    • 方法:
      • 差示扫描量热法: 测量固化反应过程中的热流变化,精确测定反应起始温度、峰值温度、反应焓及固化度。标准参考: ASTM E2160, ISO 11357。
      • 流变学测试: 监测粘度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,确定凝胶点和固化时间点。标准参考: ASTM D4473。
      • 凝胶时间测试: 在特定温度下,用探针或刮刀测试胶液失去流动性的时间。标准参考: GB/T 7123.1, ASTM D2471。
  4. 固化收缩率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,过大收缩可能导致内应力、翘曲甚至开裂。
    • 方法: 密度法、应变片法或专用模具测量法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36800.1, ASTM D2566。
 

二、 力学性能检测

  1. 粘接强度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这是环氧胶最核心的性能指标,评估其在受力条件下抵抗界面分离的能力。
    • 方法: (需按规定制备标准粘接试样)
      • 拉伸剪切强度: 最常用。标准参考: GB/T 7124, ISO 4587, ASTM D1002/D5868(金属)/D4501(塑料)。
      • 拉伸强度: 评价对垂直拉力的抵抗。标准参考: GB/T 6329, ISO 6922, ASTM D2095。
      • 剥离强度: 评估抵抗线状应力或渐进性分离的能力(如90°/180°剥离)。标准参考: GB/T 2790/2791, ISO 8510-1/2, ASTM D903/D1876 (T-剥离)。
      • 劈裂强度: 评估抵抗垂直于胶层的集中载荷的能力。标准参考: ASTM D1062。
  2. 本体力学性能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固化后胶体本身的强度、模量和韧性。
    • 方法:
      • 拉伸强度与模量: 对固化胶体浇注成标准哑铃型试样进行测试。标准参考: GB/T 1040.2, ISO 527-2, ASTM D638。
      • 弯曲强度与模量: 评估抗弯曲能力。标准参考: GB/T 9341, ISO 178, ASTM D790。
      • 压缩强度: 评估抗压缩能力。标准参考: GB/T 1041, ISO 604, ASTM D695。
      • 冲击强度: 评估韧性(如悬臂梁冲击、简支梁冲击)。标准参考: GB/T 1843, ISO 180, ASTM D256。
  3. 硬度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表征固化胶体的刚性和耐磨性。
    • 方法: 邵氏硬度计(D型常用于硬胶)、巴氏硬度计、洛氏硬度计。标准参考: GB/T 531.1, ISO 7619-1, ASTM D2240。
 

三、 热性能检测

  1. 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Tg是环氧胶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标志性温度,是衡量其最高使用温度范围和耐热性的关键指标。
    • 方法: DSC(最常用)、DMA(更灵敏,可同时获得储能模量、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Tanδ)。标准参考: ASTM E1640 (DMA), ASTM E1356 (DSC), ISO 6721-7/11。
  2. 热变形温度 / 维卡软化点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衡量在一定负荷下材料发生规定形变的温度,评估短时耐热性。
    • 方法: 专用仪器测试。标准参考: GB/T 1634, ISO 75, ASTM D648 (HDT); GB/T 1633, ISO 306, ASTM D1525 (Vicat)。
  3. 热膨胀系数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温度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,匹配被粘物CTE对降低热应力至关重要。
    • 方法: 热机械分析仪。标准参考: GB/T 20673, ASTM E831, ASTM D696, ISO 11359-2。
  4. 热失重分析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材料在程序控温下的热稳定性、分解温度及成分信息(如挥发分、填料含量)。
    • 方法: 热重分析仪。标准参考: GB/T 27761, ISO 11358, ASTM E1131。
 

四、 电性能检测 (对电子胶尤其重要)

  1. 体积电阻率 / 表面电阻率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绝缘性能。
    • 方法: 高阻计。标准参考: GB/T 1410, IEC 60093, ASTM D257。
  2. 介电强度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抵抗高压电击穿的能力。
    • 方法: 耐电压测试仪。标准参考: GB/T 1408.1, IEC 60243-1, ASTM D149。
  3. 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因数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材料在交变电场中的极化储能和损耗特性,对高频电子应用(如覆铜板、芯片封装)尤为重要。
    • 方法: 阻抗分析仪、LCR表(常用平行板电极法)。标准参考: GB/T 1409, IEC 60250, ASTM D150。
 

五、 耐环境性能与可靠性检测

  1. 耐温性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高、低温环境下胶粘剂的性能稳定性。
    • 方法: 高低温试验箱中进行温度冲击或恒温储存,前后测试力学性能(特别是粘接强度)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2423.1/2, IEC 60068-2-1/2, JESD22-A104。
  2. 湿热老化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高温高湿环境(通常85˚C/85%RH)对环氧胶粘耐久性的影响(水解、增塑、腐蚀等)。
    • 方法: 恒温恒湿试验箱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2423.3, IEC 60068-2-78, JESD22-A101。
  3. 耐化学试剂性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胶粘剂抵抗特定化学溶剂、油类、酸碱等侵蚀的能力。
    • 方法: 将固化胶块或粘接试样浸泡在特定试剂中规定时间,观察外观、尺寸变化并测试性能保留率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ISO 175, ASTM D543, GB/T 11547。
  4. 耐盐雾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耐腐蚀环境性能。
    • 方法: 盐雾试验箱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10125, ISO 9227, ASTM B117。
  5. 耐紫外光老化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户外或光照环境下耐黄变、粉化、开裂能力。
    • 方法: 紫外老化试验箱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16422.3, ISO 4892-3, ASTM G154。
  6. 冷热冲击测试:

    • 目的: 评估抵抗剧烈温度交变的能力(热应力)。
    • 方法: 在两温区(如-40˚C/+125˚C)间快速转换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2423.22, IEC 60068-2-14, JESD22-A106。
 

六、 成分与固化度分析

  1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:

    • 目的: 定性分析主要化学成分、功能性基团、监控固化反应进程(如环氧基特征峰的减弱或消失)。
    • 方法: FTIR光谱仪。
    • 标准参考: GB/T 6040, ASTM E1252。
  2. 固化度测定:

    • 目的: 定量表征环氧基团反应的程度(通常以百分比表示),是判断固化是否充分的核心指标。
    • 方法:
      • DSC法: 测定残余反应热,计算固化度。标准参考: ASTM E2070。
      • FTIR法: 通过特征峰(如环氧基915 cm⁻¹附近)的面积变化计算。
      • 化学滴定法: (较少用)测定残余环氧当量。
 

七、 其他重要检测

  1. 外观与目视检查:

    • 目的: 初步判断胶体均匀性、气泡、杂质、颜色、流平等。
    • 方法: 肉眼或放大镜观察。
  2. 涂布量与胶层厚度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控制施胶量,确保胶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    • 方法: 称重法、湿膜测厚仪、固化后截面显微观测或超声波测厚。
  3. 适用期检测:

    • 目的: 衡量混合后的双组份环氧胶在粘度增大到无法施工前的时间。
    • 方法: 定时测量混合胶的粘度变化。标准参考: GB/T 7123.1, ASTM D1338。
 

结论

环氧胶检测是一个涵盖物理、化学、力学、热学、电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工程,其复杂性和严谨性不容忽视。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(如ISO)及行业标准(如ASTM)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、可比性和权威性的核心基础。

科学规范的检测对于环氧胶开发人员优化配方、生产人员进行工艺控制与质量保证、使用单位评估材料适用性和可靠性、以及失效分析人员追溯问题根源都至关重要。通过全面、精准的检测数据,不仅能有效控制风险、提升产品质量,更能为技术创新和应用边界拓展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。唯有重视并扎实做好环氧胶的每一项关键检测,才能真正实现粘接结构的长久稳固与安全可靠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检测热点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最新检测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